编辑:故事    更新时间: 2025-11-22 17:33
全文阅读

叔叔们分钱的闹剧,最终以老大周建国仗着强势多拿了二十万而告终。

钱一到手,他们贪婪的本性便暴露无遗。

周建国的儿子,我那个堂哥,当天就从他爸手里拿走了二十万,去还他欠下的赌债。

张翠芬心疼得直跳脚,在家里和儿子大吵了一架,闹得鸡飞狗跳。

躲在储物间的赵秀兰,听着外面的咒骂声和摔东西的声音,吓得瑟瑟发抖,连大气都不敢出。

老二周建军,拿到钱的第一时间,就找人来把自家的旧房子里里外外翻新了一遍,贴上了亮闪闪的瓷砖,换上了全新的家电。

但他那两室一厅的房子,压根就没给赵秀兰留一个房间。

老三周建业最是直接,提了一辆崭新的小轿车,天天开出去到处显摆,呼朋引伴,花天酒地,好不快活。

仿佛那个给了他们巨款的母亲,根本不存在一样。

赵秀兰在周建国家待了不到一个星期,就被张翠芬以“家里地方小,住不下”为由,像个皮球一样,踢到了二叔周建军家。

二婶是个比张翠芬更刻薄的女人。

她给赵秀兰立下了规矩,每天只能吃两顿饭,早上一个馒头一碗粥,晚上一碗面条。

多一口,都没有。

赵秀兰年纪大了,本来就饿得快,这么一来,更是天天饿得头晕眼花。

一天半夜,她实在饿得受不了,就去厨房想找点东西吃。

结果刚打开冰箱,就被起夜的二婶抓了个正着。

二婶叉着腰,指着她的鼻子骂了足足半个小时。

“老不死的!还想偷东西吃?你当我家是饭店啊!”

“我告诉你,想吃饭就自己拿钱出来!别想占我们家一点便宜!”

尖酸刻薄的话语,像刀子一样割在赵秀兰心上。

她终于忍不住,想起了在我家时,我隔三差五给她炖的鸡汤,熬的骨头汤。

那时的她,还总挑剔汤太油了,肉太柴了。

现在想来,那些所谓的挑剔,是多么可笑。

悔恨的泪水,第一次从她干涩的眼眶里流了出来。

这些消息,都是林晓通过一些老家的亲戚朋友打听来,然后讲给我听的。

我听完,内心毫无波澜,甚至还有点想笑。

这就是她用我八年的青春和心血换来的“福报”。

这就是她引以为傲的“养儿防老”。

何其讽刺。

我没有时间去同情她,我的全部精力,都放在了父亲那个神秘的笔记本上。

我必须查清楚,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
全文阅读
上一章 返回本书目录 下一章

同类推荐